close

出處:天下雜誌 更新日期:2009/03/24 17:22 蕭富元

矽谷魔力消失,台灣將取而代之?金融海嘯掃到矽谷,創投資金縮手,許多暗藏創新研發的小公司待價而沽。不僅甲骨文、思科搶著買,台灣、中國也積極併購…

在全球擁有四十多家公司的神通集團,兩年已經併購了二十幾家公司,子公司神達更以三十二億台幣,買下美國第三大衛星導航系統廠商麥哲倫(Magellan)的消費產品線,不只買到麥哲倫的市場、客戶,還賺到它在矽谷與俄羅斯的研發團隊。

友達光電最近斥資三千萬美元,購買矽谷佛利蒙專門做電子紙材料技術SiPix Imaging公司的三成股份。台積電、聯電、宏碁等台灣企業,也忙著擴大在矽谷的投資佈局。

不管是什麼,大家搶著買

矽谷著名創投集團The Vertical Group的執行合夥人張有德就比喻,現在的矽谷「像是百貨公司要關門前的樣子,很適合瘋狂大採購。」

矽谷最先進的技術,通常在新創小公司內。上個月還有中國「採購團」來到矽谷,向張有德打探他旗下投資的公司有沒有要賤賣,「不管是什麼,他們都要買。」

採購矽谷公司,一方面是為了獲得新的專利或技術,一方面則是為了擴大市場、繼續成長,甚至只是要防堵被競爭對手買走。

竹科、矽谷雙核心

思源科技去年一口氣買下五家公司,成為市值超過兩億美元的全球化企業。營運長鄧強生坦言,思源科技十三年前在就知道不可能偏安台灣,「一定要打全球市場。」思源以合資模式在矽谷創辦Novas軟體公司,負責當地研發與市場行銷。為了貼近終端使用者,思源還採取竹科運籌管理、矽谷行銷研發的「雙總部、雙核心架構」。

一般科技公司的研發模式,是由矽谷總部制定規格、架構,再外包給海外的研發團隊接手。思源則是從寫規格起,雙邊的研發團隊就共同參與。不同地區的研發團隊每天都會得到產品經理最新的市場回饋,每星期矽谷的研發總部也會和全球的團隊,開網路視訊會議,檢討研發流程,做到市場與研發的無縫銜接。

買下矽谷公司,只是台灣企業併購矽谷公司的第一步,接下來更重要的挑戰,是如何讓公司成長茁壯。

美式創新+亞洲效率

苗豐強藉由新聚思(Synnex)整合矽谷公司的通路能力和神通製造、組裝與零組件的能力,新聚思年營業額從原本的八千萬美元,增加到去年近八十億美元,穩坐北美第一大通路商寶座,比雅虎、超微(AMD)表現更出色。

新聚思成功的關鍵,在於它有「亞洲連結」。新聚思在美國的應收與應付帳款、客服中心、全球維修中心全部都放在中國,至於後勤辦公室則設在菲律賓,這是矽谷創新和亞洲效率結合的生意模式創新。

對目前的矽谷來說,台灣還具備了「資本供給」與「技術外包」的雙重功能。

旺能光電董事長梁榮昌觀察,台灣資金足夠,且台灣和矽谷的技術落差縮短到只有一兩年,在科技產業資本市場的運作,也有和矽谷一較高低的潛力,盛行多年的「矽谷架構、台灣設計」模式,已出現轉折。

要買又瘦又厲害的公司

台灣最大創投公司普訊董事長柯文昌認為,在矽谷搖搖擺擺的時刻,台灣應有更大的企圖心,要做「全球中小型高科技產業的資本市場平台」。

柯文昌計算,科技公司想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,動輒數百萬美元,每年還得負擔數十萬美元的管理費,中小型企業很難出頭天。此刻,正是台灣吸引全球新創科技公司來台上市的絕佳時機。

併購經驗老道的苗豐強提醒:「要買又瘦又厲害的公司」(lean and mean)。畢竟,就算再便宜的特價品,如果買到後不能發揮綜效,還要花大把鈔票「善後」,實在得不償失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ina_Lee 育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